在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历程中,苏州曾经把握住了两次重要机遇,实现了两次飞跃。一是80年代初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动苏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二是90年代以来主动接受浦东开发开放的辐射,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成为沿海地区吸引外资最多的城市之一。
以“建设21世纪新天堂”为目标的“苏州跨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讨会”最近在苏州举行。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经济学家刘国光等数十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应邀与会,与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者们共同探讨苏州市跨世纪发展的战略任务和战略措施,为苏州抓住新机遇,再创新优势提供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咨询建议。
能否正确判断宏观形势,适应不同阶段发展特点,及时作出科学正确的决策,走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了国民经济工业化、产业分工国际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区域发展一体化、社会进步协调化这五个特点。面对21世纪的新机遇新挑战,苏州如何更好地发展?专家们运用自己丰富的知识与经验,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态势进行了较为全面而深刻的分析,对苏州在跨世纪发展中面临的和必须解决的许多重要问题发表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为苏州制定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传递了大量的宏观信息。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张卓元认为,苏州市今后需从本市实际出发,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改组国有企业,加快放开搞活中小型企业,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建立和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使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各自向能发挥自己优势的方向发展,相互促进,真正做到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指出,苏州的发展首先要定位、定时、定势,把区域经济地位弄清楚。苏州的地位决定了苏州应发展第二产业,重点发展制造加工业,也应成为先进技术的研发基地;城市发展要追寻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他在谈到乡镇企业时说,当前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健全政府服务体系,培养一批企业家,为跨世纪发展奠定基础。在小城镇建设方面,费老指出,现在国家强调的是限制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带领中心城镇,再带动一大批小城镇、乡村的发展,使城市化层层发展,苏州的小城镇也应遵循这一思路建设发展。国务院研究室宏观经济研究司副司长、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晓西提出,苏州跨世纪发展面临经济国际化的第三次机遇,为此必须以国际知名城市为定位,打响“天堂”品牌,并在发展目标上作进一步的调整。南京大学副校长、江苏省社科联主席洪银兴教授提出,对苏州这样的地区来说,应该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看作是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机遇,发展高科技产业应成为苏州跨世纪发展战略的重点。苏州大学社会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周海乐教授提出,在下世纪初把苏州定位为生态城市应成为跨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的之一。他还就如何入手营造优良的生态环境提出了建议。应邀参加研讨会的其他专家学者在大会上也从不同角度对苏州跨世纪发展的定位作了探讨。
专家们指出,要赢得竞争优势,必先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从而才能确定自己的制胜策略。
江苏省社科院院长、南京大学博导宋林飞教授认为,跨世纪的苏州要再创新优势,其经济功能应定位为基础是工业经济,实质是知识经济,核心是高新技术。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金碚指出,包括苏州在内的东部地区是我国迎接国际竞争的前沿,当务之急是要增强地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应把形成先进完善的体制、环境、观念作为培育竞争优势的关键。江苏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主任顾介康针对苏州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提出了创造区位竞争新优势,营造产业结构优势,拓展开发区的辐射带动功能,形成城乡一体化优势,构造所有制结构优势等建议。上海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姚锡棠提出,要充分认识发展高新技术的紧迫性,加强引进外资和人才的力度,让苏州经济再上新台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学会副会长魏杰在发言中着重谈到,像苏州这样的发达地区要赢得竞争优势,必须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首先应在体制改革上有所作为,其核心是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具体要在产权清晰、产权结构多元化、产权可交易性、产权制度合理等方面要有所突破。中共中央党校教授、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会长王珏提出,苏州要在新世纪获得新优势,必须在中观区域内使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要走制度创新之路,逐步使劳动者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真正主体。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史培军教授就苏州未来发展空间的判断,优势竞争产业的选择及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在谈到如何发展苏州旅游业这个优势产业时,费孝通指出,旅游业应该成为苏州重点发展的方向,应该成为支柱产业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和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宁越敏教授提出要对传统景点进行有步骤的调整,同时高起点开发新景点,把苏州建成世界性园林城市。
专家们指出,苏州在新世纪要更好更持续协调的发展,必须善于把各种外力与自己的内在动力很好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推动苏州前进的合力。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战说,有五个既是冲击又是机遇的外力,一是中国加入WTO;二是国内“十五”计划的拉动;三是长江三角洲结构变异影响;四是江苏发展战略带动;五是上海与苏州的特殊战略协调。刘国光认为,加入世贸后,外向型经济会发挥更大的作用,高新技术企业将凸现其优势,苏州与国际大企业、大财团的合作将大有可为。同时,从国际和历史来看,苏州能将旅游发展成为支柱产业。魏杰说,一要判断清楚宏观政策对苏州的影响,二要优化供给。苏州应通过技术创新,体制改革来优化供给,而体改的核心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梁保华表示,苏州市委、市政府要认真领会和消化这些建议,使其变为决策和措施,转化为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从而推进苏州的两个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